尬聊產品如何在市場存活的營運思維

Soking

2025年10月2日 上午 8:46

服務設計

哈囉,朋友

最近錄製 Podcast 節目,有了一個機會邀請我敬仰已久的飛鳥涼 Sam 大大一起尬聊。

Sam 大在臉書上經營《飛鳥涼不涼》,長年分享對於遊戲營運的市場觀點。

能夠跟長年在市場第一線活躍的大大交流,是非常難得的機會。

我很享受這次充實的聊天,甚至可以說是法喜充滿。

我們聊的主題是關於「市場營運」的這件事情。

我想跟你分享幾個,我是怎麼學到深刻教訓的故事。

▋不是東西好,就會賣

我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,就達成了兒時的夢想:成為遊戲設計師。

事實上,我是在大五延畢的時候,與友人一起花了兩年的時間製作獨立遊戲。

但實在是熬不到遊戲發行上市的階段,我已經山窮水盡。

於是我拿著遊戲 DEMO 去投面試,獲得了那份夢幻的工作。

我開始白天在公司上班,晚上回家熬夜繼續開發。

終於遊戲成功進入通路發行,但只銷售了毛毛雨的數量。

第一次充滿雄心壯志想要創業的夢想,就在冷酷市場的現實打擊中失敗了。

這是我對於「產品該如何在市場上存活」這件事情,學到的第一個深刻教訓。

原來不是東西做完,我覺得很棒,自然就會大賣?

那麼我到底缺了什麼呢?

▋即使是拼裝車,也能賣

抱持著這個疑問,我離開遊戲業之後,進入了網路新創的領域。

進入網路業的開始,我在一家跨國的影音平台,擔任台灣區營運。

坦白說,以產品的角度而言,這個影音平台簡直是慘不忍睹的拼裝車。
後台管理者的工具也簡陋不堪,很多需要純手工去調整的事情。

但即使是這樣的拼裝車,也讓我在一年的時間,將台灣區會員從幾萬人提升到二十多萬。

協助日本藝人、台灣樂團、SEGA 等日本大企業提案合作直播活動。

最後日本母公司看見台灣區的流量與會員人數崛起,也把巡迴演唱會辦到了台灣來。

離開這份工作前的最後一個大案子,當時巡迴演唱會的實體售票、線上直播、回放資格、演唱會周邊等等營收破億。

但是我到底作了什麼呢?

如果從技術的角度來看,這個影音平台的各種使用者體驗以及架構,實在是非常糟糕。

而且我身為營運,沒有辦法直接干涉產品規格,只能想辦法利用。

所以我能做的事情,是一個一個去蒐集可能有流量以及話題性的事情,讓這些東西在我們平台發生。

一兩簇小火花,風一吹就熄滅了。

但聚集了一捧又一捧的火花,旁邊再放上易燃物。

流量的風口就成了助長火勢的動能。

這是我對於「產品該如何在市場上存活」這件事情,學到的第二個深刻教訓。

即便只是堪用的拼裝車,但懂得營運,依然可以搭上風口的動能。

▋要找到第一隻羊,才能持續賣

後來我在新創公司擔任產品經理,負責從零到一。

對產品經理來說,全新產品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如何開發,而是冷啟動問題。

如何讓新產品的用戶從無到有、如何與用戶建立關係持續互動?

這就是梁寧在《產品思維30講》討論的「第一隻羊」。

你做了一個產品,就好像圈了一塊地,上面種草。

羊群若是經過看都不看一眼,那這個產品就白搭了。

那羊群要怎麼樣才會願意多看一眼呢?

需要第一隻羊。

先有一隻羊在裡面吃草,而且願意留下來。

其他路過的羊群看到這裡有羊在吃草,才有機會引發羊群效應。

這又回到營運問題了:如何找來第一隻願意留下來的羊?

這是我對於「產品該如何在市場上存活」這件事情,學到的第三個深刻教訓。

第一隻羊的策略,也可以說是顧客的增長策略,一般來說會分為三階段:

  • Lead Generation:吸引對產品感興趣的人,將他們轉化為潛在客戶。
  • Prospects:識別並培養有強烈需求的潛在客戶,促進購買決策。
  • Customers:確保價值傳遞成功,並通過良好的服務和持續互動轉化為忠誠顧客。

拋出吸引羊的誘餌、引導羊群體驗美味的草、確保羊群留下來成為熟客。

這裡面涉及大量人們的情境洞察、動機觸發、行為設計,相當迷人好玩。

這也成為後來我投入用戶體驗的領域,成為體驗設計顧問的契機。

▋過去用錢也買不到的教訓

這些深刻又痛苦的教訓,一直以來,我都覺得很難與人交流。

但這次與飛鳥涼 Sam 尬聊的過程,非常震驚他所分享的營運故事。

從如何去挖掘一開始不被看好的產品?

如何用數據驗證新品的競爭力?

如何運用早期用戶社群作為槓桿來放大廣告成效?

飛鳥涼 Sam 大非常坦承又務實的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。

我們聊到後面,對於行為經濟學上面的損失厭惡以及誘因設計,也有很多令人興奮的討論。

這讓我非常期待飛鳥涼 Sam 大接下來在知識衛星上面所開的線上課程《百億遊戲營運行銷全攻略》。

主題包含:

  • 爆款思維|剖析熱門遊戲設計與策略,掌握爆品邏輯
  • 深刻洞察|解密12大心理機制,精準洞察用戶需求與行為
  • 數據賦能|看懂關鍵數據,優化用戶留存與付費策略
  • 跨界應用|靈活運用遊戲思維,解決多產業需求,提升競爭力
  • 市場營運|掌握產品生命週期,拆解爆品口碑操作邏輯
  • 趨勢案例|超過20個實戰案例,涵蓋中美日韓領先市場趨勢

我認為這是產品經理、發展個人品牌的專家們,都相當需要的領域知識。

Sam 大大還笑說,這些都是用大量的錢買到的教訓。

如果你對如何在市場上活下來、如何找到市場破口、如何掌握用戶心理以及上癮的底層邏輯感興趣。

我相信這是一個最 Fit 台灣經驗的專家,所總結出來的有效策略打法。

現在這堂線上課程在知識衛星平台上正在募資優惠中,早鳥優惠低於5折,我也獲得了一組折扣碼「soking遊戲

你可以在結帳時輸入,再折 350 元。

有買的人可以過來跟我說,到時候我們辦個小聚活動,來互相交流心得吧!

by So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