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程自動化的本質是知識萃取

Soking

2025年10月2日 上午 8:46

服務設計
▋流程自動化的本質是知識萃取 ▋
⠀⠀
自從 AI 工具變得普及之後,工作流程自動化、數位轉型的議題也隨之更為普及。
⠀⠀
許多老闆或是管理者,也在焦慮如何跟上這個時代的變化。
⠀⠀
然而,思考怎麼用 AI 提昇生產力,其實是個假議題。
⠀⠀
因為「用 AI 提昇生產力」是解決方案,而不是問題的模樣。
⠀⠀
用 AI 提昇生產力就像是加快我們的移動速度。
⠀⠀
本來我們用雙腳行走,現在有了 AI 工具,就像我們跳上了車子加速行駛。
⠀⠀
但,如果沒有「目的地」以及「地圖」。
⠀⠀
加速移動,只是迷路更遠。
⠀⠀
可能你也聽過一句名言:垃圾進,垃圾出(Garbage in, garbage out)。
⠀⠀
沒有目的的加速度,只是無頭蒼蠅。
⠀⠀
在一團混亂當中加速前進,只是得到更多的混亂。
⠀⠀
因此,我們在思考 AI 工具的引入以及數位轉型的過程,需要尋找的是「瓶頸在哪裡?」
⠀⠀
⠀⠀
▋尋找增長的瓶頸
⠀⠀
我們曾經協助一個美妝保養品的新創公司,打造自動化客服的流程。
⠀⠀
這個美妝新創,他們遇到的問題是產品太專業了,以致於消費者往往不理解如何選購。
⠀⠀
因此在購買決策的過程,需要大量的人工客服來講解以及協助消費者規劃保養流程。
⠀⠀
客服的服務價值,在於幫助消費者將自家產品融入每天、每週的肌膚保養的使用者旅程當中。
⠀⠀
因為服務的方式細膩貼心,所以創造了很好的回購率。
⠀⠀
但隨著營運規模的增長,客服部門就炸掉了。
⠀⠀
因為最能夠提供穩定客服品質的人,只有一位,其他人都無法替代。
⠀⠀
客服服務品質決定了顧客終生價值 LTV,決定了一年之內這些被服務過的消費者回購次數。
⠀⠀
所以客服成為了增長的瓶頸。
⠀⠀
因此打造自動化流程,將客服的美妝保養品領域知識複製並且放大,等於是把商業模式放大。
⠀⠀
⠀⠀
▋領域知識過度集中的風險
⠀⠀
我們會發現,企業組織在運作時,領域知識過度集中在一人身上,往往帶來很多危機與風險。
⠀⠀
譬如我們曾經有位客戶是會計事務所,他們內部的資訊系統是兩位 IT 人員打造的。
⠀⠀
結果搞笑的是,這兩位 IT 人員互相壟斷自己所開發的程式功能,彼此不懂對方的開發方式。
⠀⠀
這造成了當 A 請假時,B 無法協助解決另一人的問題。
⠀⠀
類似的情境不僅僅是內部系統的開發,同樣也會發生在公司營運上。
⠀⠀
譬如一個熟悉醫療產業的業務型老闆創業,招兵買馬拉了一個團隊創業。
⠀⠀
關於醫療產業的領域知識都集中在老闆身上,老闆也覺得自己可以兼任 PM,因為自己最懂產業需要什麼。
⠀⠀
結果變成整個開發團隊叫一步動一步,只要老闆不在公司內盯著,大家就不知道該幹嘛。
⠀⠀
原因很簡單,不是找來的人不認真負責,而是缺乏領域知識,對於需求情境瞎子摸象。
⠀⠀
⠀⠀
▋結語
⠀⠀
流程自動化的本質:知識萃取
⠀⠀
你會發現,如果不知道「增長的瓶頸」是什麼,生產力只是無頭蒼蠅。
⠀⠀
同時,如果團隊當中的「領域知識過度集中」,囤積了一堆生產力,也是空轉乾燒。
⠀⠀
流程自動化的本質,是將領域知識打造成基礎建設。
⠀⠀
數位轉型與自動化,不是加快手腳就好,而是要讓知識有脈絡、流程能複製、價值可以傳遞。
⠀⠀
就像便利商店的咖啡機,將萃取一杯咖啡的過程變成只需要工讀生按下按鈕就完成。
⠀⠀
在 AI 時代,真正能放大價值的,不是工具,而是被好好整理過的知識。
⠀⠀
當我們願意花力氣將關鍵知識從腦袋萃取出來,變成團隊的基礎建設,就是為品牌打造競爭力的開始。
⠀⠀
如果你對於如何萃取專家知識,用來打造自動化流程有興趣,歡迎找我聊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