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以為在賣產品,其實是在賣一段旅程

Soking

2025年10月2日 上午 8:46

服務設計

哈囉,朋友

我們都知道做生意就是要賺錢。

但我們經常幻想。

認為所謂的生意就是,把產品服務標上價碼,開始打廣告(所謂的做行銷),然後再猛烈的打折促銷,生意就會來了。

這是所謂過度自信所產生的幻覺。

▋信任

現實是,如果你不相信一個人(或品牌),你就不會成交。

除非,你賣的是標準規格品。

意思是一樣的礦泉水,擺在你這邊賣跟放在便利商店賣,本質(規格)上都是一樣的。

所以在這個時候,我們賣得不是水,而是賣場景。

如果我們的店在偏遠的景點賣水,那其實賣的是安全感,讓人們即使到了不方便的地方,也方便。

光是你把店開在偏遠景點的代價,就足以讓人信任你。

▋夜市 vs 巷弄裡

同樣的道理,比如我賣的是「訪談工作坊」、「服務設計」這種冷門的課程。

如果說目前流行的各式各樣 AI 課程,就像是鬧區夜市,大神們各顯神通,吸引人流。

「服務設計」就像是巷弄裡的文青咖啡店,主打一個懂得就懂的孤芳自賞。

在鬧區夜市開店,最大的好處就是人流。

俗話說,風口站對了,豬也可以飛起來。

有了人流,還怕沒生意?

但在鬧區夜市開店,是完全競爭市場。

意思是說,你做了什麼會賣錢,你知道,獨眼龍也知道。

如果你能賣出超額報酬,競爭者很快就會進行模仿。

可能你會想,那我提升我的品味,讓人難以模仿。

但熱鬧的夜市繽紛多彩,各種招牌都在暴力呼喚人們的注意力,所以消費者的注意力很短暫。

這樣短兵交接的市場上,吸引人們的不是需要細細品味的溫度(夜市好熱)。

吸引人們的,恰恰是其他聚集的人,俗稱羊群效應。

所以有時候,愛排隊的台灣人,僅僅因為看到有很多人排隊,就會不自覺的想要去排隊看看。

這就是賽道的選擇,決定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市場。

▋但我就愛巷弄裡

那麼身為巷弄裡的文青咖啡店,該如何思考自己的策略呢?

首先,還是需要比氣長。

日複一日,年復一年的出現在人們面前。

時間沉澱帶來的份量,本身就是足以被信任的基礎。

套用到我自己身上,就是每週寫一封電子報,從 2021 年的六月開始寫,現在第四年。

累積 35 萬字的輸出,以及持續的跟人們說我的所見所聞所想。

我知道,你會問:「那我的氣就是沒那麼長怎麼辦?」

俗話說,沒那個屁股,就別吃瀉藥。

如果缺乏時間,那當然就是選擇更快能變現的槓桿。

又或者,你本來就有一份穩固的本業,只是在持續的投資自己,發展不同的計劃。

這就是在人生設計上,所採取的「ABZ 計畫」策略。

可以參考我的舊文:探索未來選項的 Z 計畫--打造屬於你的人生 side project

https://subscribe.soking.cc/posts/soking-z-side-project

▋旅程

巷弄裡的文青咖啡店,還可以思考,我的顧客們是如何踏上旅程,來到我的店門口。

不同的目標客群,各自的旅程有自己的風景。

譬如說,我想吸引的是日韓國際旅客,因為很難期待同樣的人再次回流。

所以服務設計的策略在於「足以炫耀的體驗」,讓旅人口耳相傳(雖然是在 IG 上)。

但如果,我想吸引的是自由工作者,這樣的人每天都去不同咖啡店安靜工作。

服務設計的策略,在於「關係的持續」。

意思是,準備高度適合的桌椅、有插座、可以一直喝水、上廁所不用擔心筆電被偷。

▋更好的自己

不管我們的店是賣什麼,我們永遠是賣「幫助顧客成為更好的自己」。

不管是賣課程還是賣咖啡,都要看顧客當下是在扮演什麼樣的角色。

如果我們賣的是「效率」,我們的顧客正在匆匆忙忙地追上世界。

此時他們需要的是簡單的選擇。

如果我們賣的是「多巴胺」,我們的顧客正想要脫離現實。

此時他們需要的是多樣化的體驗非日常的風景。

如果我們賣的是「鍛鍊身心」,我們的顧客正渴望身心成長。

此時他們需要的是一切安排妥當的執行計劃。

如果我們賣的是「冒險」,我們的顧客正在打包行攘,想要去體驗世界有多大。

此時他們需要的是記錄一切過程的覺察。

▋結語

當我們回頭看這一切,不管是夜市的喧囂,還是巷弄的靜謐,其實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:

真正的關鍵,不是我們賣了什麼,而是顧客是誰?為什麼來?又將往哪裡去?

這就是服務設計的起點。

當我們開始思考顧客的旅程,不再只是用產品的規格去定義價值,而是關注顧客在不同階段的情境與情緒。

我們會發現,體驗從來不是附加價值,而是核心價值。

服務設計,讓我們從顧客的角度出發,設計出他們真正需要、真正記得、真正願意分享的體驗。

無論你是想打造夜市裡熱鬧的人氣店,還是巷弄裡的小店,看懂用戶旅程,能找到屬於你的位置與節奏,並設計出對的體驗,走得更遠。

6/14 (六)【台北場】目標客群與用戶旅程工作坊:顧問實戰火烤版

https://soking.oen.tw/events/2xf59Q2EJINlAonffqLWAluzRpK

6/11 (三) 顧客需求如何洞察|經營顧客的黃金路徑系列線上講座

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event/2505270403591169685166

期盼與你分享

by Sok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