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成為專家們的服務設計師?

Soking

2025年10月2日 上午 8:46

服務設計

哈囉,朋友

你是否曾遇過這種情境,身邊某位專業超強的朋友,做出來的內容精緻又細膩,卻總是喊著:「大家都看不懂我在做什麼。」

又或者,那些在特定領域深耕多年的人,擁有獨到見解與技術,但一提到要對外溝通、做產品服務、找客戶,整個人突然變得支支吾吾。

這些高手不缺實力,也不缺想法,缺的是一個能幫他們把這些專業轉化成「別人也能懂」的橋梁。

那個橋梁,就是「服務設計師」的角色。

今天想跟你聊聊,怎麼成為「專家們的服務設計師」。

▋專家,是被整個社會培養出來的產物

專家是什麼?簡單說,就是在特定領域中,能快速做出判斷並解決問題的人。

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、完整的理論體系,累積了大量的實作歷練,甚至有圈內人的語言與思考模式。

但正因如此,他們往往「太懂」了。

我曾經陪一位演算法團為設計他們的服務流程,當講到一種技術驗證初期常見的問題,他們會一口氣拋出六七種可能的錯誤方式,並對每一種提供了不同的解法。

我聽得眼花撩亂,但他說:「這已經是我簡化後的說明了!」

問題不在於專家不願簡化,而是他們的大腦早已習慣在高解析度的認知模式裡打轉,回到初學者的視角,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不自然的。

▋專家的盲點:希望大家也成為專家

因為只有真正「懂」的人,才看得見他們的堅持與差異。

所以很多專家一開始都會想著要「教育市場」。

希望服務的對象能夠像自己一樣具備判斷力、知識深度,這樣才懂得欣賞他的專業。

但現實是,大多數人並不想成為其他領域的專家。

被服務的人只想解決一個很個人、很具體、很痛的問題。

像是「我腰酸背痛怎麼辦?」「這裡的資訊到底該怎麼分類才好找?」「能不能幫我弄成我看得懂的版本?」

這也就是為什麼,專家的服務需要一個翻譯者,一位了解專家語言,又懂得使用者語言的設計師。

▋你不是來幫他賺大錢,而是幫他想清楚:他要影響誰?

成為專家們的服務設計師,不是要馬上談商業模式或行銷,而是從一個更核心的提問開始:

  • 他真心想要影響別人嗎?還是只是想展現自己的專業權威?
  • 他有興趣接觸一群不熟悉他專業領域的小白,用白話文來溝通嗎?
  • 他願意選擇先服務一小群人,而非面面俱到地討好所有人嗎?

許多專家難以起步,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好,而是他們無法放下「我要解決所有問題」的壓力。

這時服務設計師需要幫助他釐清:「你只要解決一萬人都在乎的那一個問題就好。」

▋重複解決問題,會讓專家感到枯竭

但也要小心,當專家開始穩定解決某個問題之後,他的熱情有時反而會下降。

因為真正的專家,常常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活,而是為了「挑戰未知」而活。

一旦進入可預測的流程,他們會覺得自己停滯不前,像是卡在某個轉不動的齒輪裡。

這時候,作為服務設計師的你,就有另一個任務:幫助專家建立自動化的服務流程

讓他能把「已經被整理好的解法」交給系統或團隊處理,自己則保留能繼續探索、學習、成長的空間。

▋商業的可持續性,是服務設計的副產品

當專家找到清晰的定位、服務對象,以及穩定的解法之後,就能建立可重複、可複製的服務流程。

這些流程,可以逐步變成線上課程、SOP 模板、顧問體系、授權模型……也就是所謂的「可增長的商業模式」。

這時候的服務設計,不只是體驗設計、流程設計,而是「幫助專業價值規模化」的架構設計。

說到底,我們不是只在做 UX,我們做的是「讓專業成為他人所能理解的價值」。


▋結語

當你想成為「專家們的服務設計師」,你不是幫他包裝,而是幫他釐清與選擇。

你不是教他行銷,而是協助他理解他真正想改變的是誰。

幫助專家在他最擅長的領域中,建立一條通往現實世界的道路。

這條路不需要讓所有人走進來,而是讓對的人,在對的時機,輕鬆踏上這條路。

如果你也是在協助專業者轉譯價值、設計服務、建立流程的角色,歡迎與我分享你遇過的困境與轉折。

by Soking